因选择而担当 因担当而成长
——宝鸡高新第一中学第二届校学生会诞生纪实系列报道(一)
六月,一个收获的季节,一个离别的时刻。随着九年级的学生即将离开校园,去打拼属于自己的未来。学校也该迎来一批新的逐梦者,校学生会也将面临换届工作,新鲜血液的注入必将带来新的希望、新的梦想,开创属于他们的新的纪元。
宝鸡高新第一中学校学生会,是在校团委的领导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生组织体系,进一步增强我校学生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我校于2016年成立了首届校学生会,学生会干部由各年级各班层层精选出的数十名学生干部组成。过去的一年里,他们圆满完成了校团委安排的各项任务,发挥了学生会立足学生、服务学生的应有作用。
立足我校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学生会有如下鲜明特点。
特点一:由于学校是全员寄宿制,所有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在校园里展开,学生工作无处不在,涉及方方面面、时时刻刻。正因如此,成立校学生会有其必然性。学生会的存在可以填充学生管理的间隙,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学生会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是为学生服务的,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
特点二:学校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会的成立。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探索创新,学校成立和发展了数十门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学能拓展类、兴趣特长类涉及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丰富的文化生活促使让学生去管理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特点三:成立学生会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学生会的成员来自各个年级各个班级,是学生群体的“代言人”。学生会的工作对于这些孩子是历练,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对于学校来讲,不仅仅只是多了几个“小助手”,而是开拓了一门社会实践课程,一门岗位管理课程。
因此,对于校团委来讲,本次的校学生会换届可谓任重道远。在首届学生会工作的反馈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校团委多次研讨,最终拿出了第二届校学生会换届方案。这是一套方案,也是一次“立足学校德育活动,探究学生成长途径”的德育课题研究。
(下发校学生会换届的通知)
第二届校学生会的诞生,对于参与的学生,充满了别样的教育意义,无疑是他们初中生活一次重要的成长、蜕变经历。让我们看看“第二届校学生会申报人海选”的前后历程。
在过去的一年中,学生会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其中一些经验我们需要保留下来。此次新老交替,学校考虑保留部分上届学生会成员,以老带新,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可以促使本届学生会更快走上预定的轨道。校团委对原学生会成员进行了摸底,有意向继续从事学生会工作的,可以参与本次学生会换届竞选。
本次换届预期半个月,校团委将从学校七、八年级共计1200余人里面选出新一届的学生会成员。如何挑选出有能力、有责任心,适合这项工作的学生成为摆在校团委面前的一道难题,考虑到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经校团委研究,第一阶段的全校海选采取班级推荐及自我推荐相结合的方案。
(学生上交申报表)
班级推荐方面,我们要求每个班级的班委、中队委、团支部成员优先参加此次海选。符合班级推荐的学生如有意向参加学生会换届选举,可直接领取《宝鸡高新第一中学第二届校学生会换届申请人申报表》完成表中内容,经班级、年级逐级推荐后上报校团委。
自我推荐方面,校团委采取了“集赞”这一特殊的方式。如有学生不符合班级推荐的条件,但又想积极投身于学生会的工作中,这时便可采用自我推荐的办法——集齐5名任课教师的签名推荐和30名学生的签名推荐,就可以领取一张《宝鸡高新第一中学第二届校学生会换届申请人申报表》,完成表中内容,经班级、年级审核后进入下一轮选拔。
(审核学生申报表)
班级推荐和自我推荐,是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活动的民主性,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我们这次的学生会换届选举中来,真正体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学校学生工作宗旨。自我推荐采取“集赞”的方式一经推出,学生们个个热情高涨,校园里处处可见拿着“集赞”卡寻求推荐的孩子。我们的老师,也本着负责的态度,对自我推荐的孩子认真评价,签上自己的名字。
(学生自我推荐的“集赞”卡)
班级推荐及自我推荐是我们的一次尝试,也是一次创新。而在这次创新中,我们完成了我们的预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接下来,他们要面临的是两轮面试,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得到全面的检测、挑战,更多详情,敬请期待我们的系列报道第二篇:《不骄不忧,接受挑战》。
供(gong)稿人:德(de)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