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qin)子教育(yu) 纯(chun)粹干(gan)货 不(bu)读悔青(qing)肠子(zi)
——“智慧家长课堂”之亲子教育
2015年12月9日晚上宝鸡高新第一中学第一届家长委员会暨"智慧家长课堂"报告会胜利召开。学校邀请了著名亲子关系模型发明人董进宇博士的研究生魏廷锋为家长代表大会宣讲了亲子教育的有关问题,家长反响很好。魏廷锋先生通过很多生动的案例告诉各位家长:孩子是教得好的,教出好孩子是有方法的,家庭教育的关键就是亲子关系。六大心理品德、八大家教工具的家庭亲子教育理论与实践让家长们大开眼界,更懂得了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重要性,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赞叹。下面是根据学生家长蔡蕾女士的笔记整理稿再次整理的稿子,纯粹干货,想必对正处于家教困惑中的各位家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每个人都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快乐使人坚持,痛苦使人改变一一这是人的天性。孩子只有在学习中找到快乐的感觉,才能为兴趣和热爱而坚持,才会为目标去努力学好。同样,培养一系列良好的习惯,也要从让孩子找到其中的快乐感觉开始。
家庭教育的谜底:做得对了,孩子一定能教育好,否则,即使孩子成绩再好,上了名校,也不一定能代表教育就是成功的。
一、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良性的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间相互尊重、平等、信任、关心等等)能培养孩子健全优秀的人格品质,反之若孩子有各种问题,就需要调整亲子关系。父母是根,孩子是树干,除了物质养分,一定要接通孩子的精神营养管道,这样孩子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二、优秀孩子的六个心理品德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品德。优秀孩子具备六种心理品德,也叫做六个精神软件。
1、自尊心:让孩子得到尊重,挺直腰板做人,自尊才能自爱,有自尊心的孩子也自然会尊重他人。
培养方法:尊重。一方面有话好好说,有事耐心沟通;另一方面决不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
2、自信心:是进入大脑的一种信念和力量,它能够调动主观能动性的主程序,产生巨大的力量。有自信,孩子会主动积极上进,甚至能够自主打开自己的潜能。
培养方法:鼓励。要鼓励孩子做事,尤其是当孩子做错了事的时候不能一棍子打死,浇灭孩子的信心。
3、责任心:有责任心的孩子会自律,管得住自己,也必定会赢得尊重。
培养方法:一是不要代劳,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二是不会做的教会孩子做,不要轻易否定;三是及时反馈不良信息,让孩子学会调整。
以上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这三条是支撑孩子成为正常人的三个关键心理品德,也叫支撑人生的三角架。人生有三个阶段,即成人、成才和成功。孩子有了这三条心理品德,就实现了成人的历程,到了这种程度父母会很省心。但是要成才、成功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另外两种心理品德——进取心和同情心。
4、进取心: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梦想,鼓励孩子主动为梦想而努力,开发自己的潜能。
培养方法:一方面要及时表扬肯定孩子的成绩和进步,不能只盯着分数而忽视甚至打击孩子的努力过程和状态;另一方面要切断孩子不想努力、想不劳而获、有依赖思想的后路,让孩子树立不指望家人,靠自己奋斗的观念。
如此,孩子就是一个成功的正常人。人是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并提高能力的,比如掌控金钱的能力就是在赚钱的过程中才能学会掌控金钱的能力的。不会赚钱的人是绝对不会掌控金钱的。
5、同情心:使孩子能体会别人的难处,对他人的苦痛感同身受,并产生帮助的行动。
培养方法:潜移默化。让孩子保持住一颗纯洁健康的心灵,不要让孩子过早知道太多社会的负面信息,以免孩子的心灵不堪负荷而对人生迷茫,影响其心理健康。
如果这一条也具备了,那么孩子就是一个善良的、成功的正常人。
6、良好的习惯:包括与人相处的习惯,做事的习惯,管理自己的习惯等。良好的习惯对人一生都有利。
培养方法:有计划的培养,长期坚持。
三、亲子关系中的八大工具
1、爱一一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爱是建立在平等的关系之上的。家长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孩子,那不叫爱。爱就是无条件地接纳,是完整地接纳。一般情况下,接纳孩子的优点没问题,接纳缺点毛病就有问题了。其实孩子的缺点毛病更应该接纳,才是真爱。爱的有和无(不是施爱者说了算)是由被爱者的感觉来决定的。
真正会爱孩子的家长,是一定会教育好孩子的!
2、表扬一一当孩子做出成绩,做对事情时,一定要及时表扬,表扬做得合理到位,孩子是不会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的。
3、鼓励一一当孩子失败,遇到挫折,或不敢尝试时,要及时给孩子以支持、信任、鼓励,以增强孩子的勇气和动力。让孩子从“我不能”的心理状态中走出去,大胆地进入“我试试”,最终自信满满地对自己说“我能”。
4、确认一一做对了就要及时肯定,做错了就要及时否定。无论孩子做对做错,都要及时确认。尤其多做正面确认和正确引导,从而培养孩子做事判断的分寸感和是非观念。
5、理解一一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征,站在孩子的年龄段去看孩子的言行,理解他们,懂他们,好好说话,平等对待。
6、陪伴一一指家长给予孩子的有效陪伴,用心去陪伴,人到位心到位,不能人在孩子身边心还在手机里,更不能用金钱来代替陪伴。
7、制定规则一一定期沟通了解,如开家庭会议等,制定好的规则要落实,答应孩子的承诺就要办到。家长不能因故破坏已有的规则,更不能不守信用。否则孩子必定会照原样复印家长的一切错误。
8、批评一一主张只批评事,不批评人,不否定孩子的一切,不针对孩子的人格。批评是最难把握的工具,不主张使用,要用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第一次犯错误,二是针对十四岁以上孩子,三是明知故犯的时候。批评完毕,还要记得告诉孩子,在父母的眼里你永远是个好男孩/好女孩,从而让孩子感到虽然犯错误了但在父母的心中自我的价值还在。
四、家庭教育的两个标准
判断家庭教育是否优秀,有两条标准。一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家庭教育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人教育好了,其他才会好。我们说“好人好事”,是说好的人才会伴随好的事,才会有好的事。孩子的心只有静下来,不浮躁,肯定能好好地、主动地学习,也必然会考出好成绩。二是教育的思路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引发孩子成长的动力。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无法替代。只有引导孩子自己发现了成长的快乐,才会有持续成长的动力!家长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看看自己的教育影响究竟是在助力孩子成长,还是在人为的制造成长阻力。
五、家庭教育的三条高压线
家庭教育同时还要警惕三条不能触碰的高压线。一是要警惕自己是否“忽略孩子的存在”,二是有没有强迫孩子学习(强迫必然产生被动,被动无法去学好,主动才会学得好),三是平时对孩子进行过破坏性的批评,伤害过孩子的自尊吗?
六、家庭教育的两个陷阱
家庭教育有(you)两个(ge)陷阱,一是有(you)条件的(de)爱(ai)(ai),二是输不起的(de)心态。我们必须防止掉进这两个(ge)陷阱里(li)去。孩子(zi)学习(xi)优秀了表现进步(bu)了就爱(ai)(ai),否则就不爱(ai)(ai),这种爱(ai)(ai)就是有(you)条件的(de)爱(ai)(ai)。有(you)条件的(de)爱(ai)(ai)会产(chan)生不良后果。难(nan)道自己给予孩子(zi)的(de)爱(ai)(ai)还要(yao)有(you)条件的(de)么(me)?平时(shi)教育孩子(zi)过程中强调做(zuo)好(hao),防止问题(ti),反(fan)面刺(ci)激给得太过分(fen)就容易产(chan)生输不起的(de)心理,让(rang)孩子(zi)自卑,害怕(pa)失败(bai),从而不敢做(zuo),胆(dan)小怕(pa)事等。这对孩子(zi)健(jian)康(kang)成长(zhang)都十(shi)分(fen)不利(li)。
(整理(li)供稿:吴文(wen)博(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