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zeng)强避(bi)险能力 减少安全风险
——我校开展(zhan)防灾疏散(san)安全演(yan)练活(huo)动
5月12日,是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八周年纪念日,也是国家
“防灾减灾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校开展了防灾疏散演练活动。
(全校学生跑到安全地带)
为了确保此次防灾疏散演练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演练工作活动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指挥组、紧急疏散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等机构。因为地震时间一般持续不超过1分钟,有的甚至只有几秒钟。我校公寓楼、教学楼楼层较多。根据测算,一楼人员有及时逃生的时间,二楼以上人员一般来不及撤离。所以在此次地震演练中包含应急避震、逃离与疏散两个内容。若地震发生,一楼人员及时疏散撤离,二楼以上人员先应急避震。
(老师向学生强调逃生的注意事项) (第一次警报响起学生在教室避险)
(第二次警报声学生抱头向安全地带跑去)
上午10点整第一次警报声(代表发生主地震)响之前,全校各班级提前两分钟下课,当堂任课老师向学生说明地震发生之后的逃生路线,并要求学生做好避险准备。警报声响起,当堂任课老师组织学生按照要求,先进行紧急避险演练,把握好最早的几秒钟,尽快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摇动,暂时没有东西落下来为止。待第二次警报(代表主震结束)响起后,各班学生在当堂任课老师的指挥下按照指定的安全出口,迅速撤离教学楼,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了安全地带。
(教官向学生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在宿舍卫生间内避险演练)
(全体学生逃离到安全地带)
下午1点30分,学校在公寓楼进行了防灾疏散演练,在第一次警报声(代表发生主地震)响之前,我校教官、德育老师先将逃生路线对学生做了强调,由于场所的不同,公寓楼的走廊较教学楼窄,要求学生在逃生过程中注意用被褥、枕头之类的东西来保护自己的头部,同时依次排队逃离地震带。第二次警报(代表主震结束)响起后,学生用枕头保护自己的头依次从公寓楼快速撤离到操场。
两次地震演练历时2分左右。全体老师预先做好部署,明确职责,做好分工,提前10分钟到达负责岗位,每楼层每个通道等均有教师指导疏散,校长亲临指挥,整个应急避震演练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保证了此次演练地顺利进行。
最后,我校教官严晓峰做活动总结。严教官肯定了同学们的表现,强调了防灾疏散演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校校长吴文博做了重要讲话,希望通过此次演练,让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险知识,掌握应对灾难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熟悉灾害发生后紧急疏散逃生路线,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全校师生进行默哀)
为深切缅怀汶川地震遇难同胞,引发师生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思考,下午2点28分,全校师生暂停教学活动,向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