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教学看得见
由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张宏、田玲、马虹丽、李娜工作坊“四坊联动”主办,宝鸡高新一中承办的“让作文教学看得见”教学研讨活动5月30日下午在宝鸡高新一中顺利举行。高新二中、高新中学、秦机子校、虢镇初中等兄弟学校语文人拨冗莅临指导,群贤毕至,大咖云集,
献上了一场语文教研的饕餮盛宴。
(“让作文教学看得见”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本次活动,从金陵中学青年新锐教师刘尧献课《用“第三只眼”观宝鸡》开始。刘老师立足主问题“什么是风景”,从“用一个词形容你心目中的宝鸡”的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们妙语惊人,诠释了他们眼中美丽独特富有韵味的雍州大地。接着,刘老师让孩子们从小处着眼,用第三只眼睛寻找高新一中校园最美的风景,学生独具慧眼分享了诸多校园生动的风景细节,也顺势理解了课堂的核心问题“风景不仅仅是名胜古迹,也包含风土人情”。顺着被打开的思维,刘老师带领学生们,用“第三只眼”在宝鸡的土地上寻找到了书店、卖咸鸭蛋的老人、何尊上的“中国”、东湖喜雨亭、西府海棠等诸多美妙的风景。课堂最后刘老师用自己的下水习作为学生们提供写作支架,让大家化身为雍州大地上的神鸡,带领远方的人们欣赏不一样的宝鸡。一堂好课,是教师与学生的思维碰撞,这堂课上,刘老师用心设计,用心执教,为大家带来了一堂颇具研究价值的作文教学课例。
(金陵中学青年新锐教师刘尧献课《用“第三只眼”观宝鸡》)
随后的教研中,刘老师以自己的“我的作文教学观”为主题,进行了说课及反思。田玲、马虹丽、侯会芳老师、李娜老师、高原老师、张宏老师及吴文博校长分别对这堂课做了指导,就作文教学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见。田玲老师在谈及自己的观课感受时说,写作应该是心灵的触动,让学生从小处着手,去发现熟悉的地方不一样的风景。李娜老师言辞幽默风趣,从“学困生”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课堂体验。她说,作文课应当有两种教学观念:“淘掘”,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抒发个人独特感受的习惯;“穿掘”,对学生别样分类,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启发诱导下完成属于自己独特情思的文章。高原老师对此次教研也表达了自己的三个“感动”,感动于高新一中学生的敢于发言,乐于表达,感动于宏哥夜话让学生成长,感动于只有四年教龄的刘尧老师敢于挑战作文教学。张宏老师代表活动承办方,分享了自己对作文教学的思考,他说作文教学就教师而言,是“可教”而非“不可教”;作文教学研究范式经历了“结果写作”“过程写作”“交际语境写作”的转型,刘尧老师的课堂是基于过程写作的设计,最大的亮点在于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写作中“动机缺失”“内容贫乏”两大难题。
(“让作文教学看得见”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最后,吴校长对此次教学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并给予活动大力的支持和高屋建瓴的指导。他说,作文教学的根本是激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观察和积累,唤醒学生的写作欲望,并让学生对生活素材检索和选择,最后剪裁和突出亮丽的作文风景。活动结束前,吴校长赞曰“宝鸡有这么多热爱语文的人钻研语文,宝鸡语文必将蒸蒸日上”!
对语文的热爱,促使大家欢聚一堂,谈论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教学中的得意情怀,探讨教学中的神来之笔;对教学的痴迷,让大家不断学习反思,探索交流,智慧的心灵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愿这样的盛会能继续举办,愿更多的语文人携手同行,共创佳绩!
(供稿:语文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