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nian)抗日战争暨世界反(fan)法(fa)西(xi)斯战争胜利(li)七(qi)十周年(nian)
——我校(xiao)邀请革(ge)命(ming)老前辈分(fen)享(xiang)革(ge)命(ming)故事(shi)
中华大地从炮火纷飞中走过,70载岁月流转,大地回春平复了祖国的累累伤痕,但70年前的鏖战仍历历在目。铭记历史,铭记先烈,这是我们全民族共同的记忆,是我们全民族前行途中的精神动力。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结合我校寄宿制的特点,我校领导周密部署,统一安排了9月3日的爱国主义教育学习。3日上午,学校安排全体师生分享爱国故事,统一观看阅兵仪式并进行讨论。下午,我校特邀抗战老兵革命前辈方光清、冯驱莅临我校,为七、八年级学生讲述了抗战故事。
在观看阅兵仪式期间,同学们看得非常认真,尤其是九年级学生拿着笔,边看边记笔记。整个教学楼上只听见阅兵仪式上铿锵有力的歌声,整体划一的步伐。仪式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在感受国威的同时要铭记自己的使命,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
3日下午,在我校的风雨操场隆重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特邀革命前辈到我校分享抗战故事》。此次分享会主要分两部分。先是学校吴校长做了题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开创未来》的致辞,随后96岁的抗战老兵方光清老人和陕西作家冯驱老师深情地分享了他们与抗战的故事。
首先为师生分享故事的讲述者叫方光清。他1921年出生于北京,今年已96岁高龄。当1938年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作为一名有血性的年轻人,方光清老人放弃了上重庆大学的机会,决然参加了黄埔军校考试,并顺利通过,成为一名中国国民革命军。耄耋高龄让他说话吃力,不易听懂。但“救国要紧,救民要紧,没有国家,哪有个人”的话却被老人一次一次反复强调,清晰有力。在方光清老人的讲述中,大家深切地感受到老一辈革命者对国家满腔的忠诚与热爱。
革命前辈冯驱(qu)曾是申新纱(sha)厂子弟,原人行宝鸡支行纪委(wei)书记(ji)。他(ta)为(wei)同学们徐徐展(zhan)(zhan)开了(le)(le)一(yi)部抗日时期(qi)民族企业(ye)的(de)(de)迁(qian)(qian)徙发展(zhan)(zhan)史。冯老(lao)师讲述了(le)(le)西(xi)迁(qian)(qian)和(he)新建的(de)(de)企业(ye)在(zai)关(guan)中(zhong)(zhong)西(xi)部逐(zhu)渐形成(cheng)了(le)(le)一(yi)个以宝鸡为(wei)中(zhong)(zhong)心的(de)(de)“秦(qin)宝工业(ye)区”,当时西(xi)北最(zui)大的(de)(de)民族工业(ye)企业(ye)——申新公(gong)司的(de)(de)总管(guan)理处就(jiu)设在(zai)工业(ye)区内,这些企业(ye)为(wei)宝鸡带来了(le)(le)先(xian)进的(de)(de)管(guan)理和(he)技术,宝鸡工业(ye)火种燎原的(de)(de)全过程(cheng)用一(yi)个个故事(shi)栩(xu)(xu)栩(xu)(xu)如生地讲述给同学们。
历时历时约一个半小时的活动,让千余名师生深受革命教育的洗礼,学生们也深深领悟到:国之强大,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八年级的李乐亦同学说,我们虽然生长在和平年代,但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五星红旗是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发愤图强,用自己的行动报效祖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建设献计献策。
通过开展这次抗战故事分享会,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让同学们明确自己应承担起历史责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规范自身的言行做起,将这份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