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安全防护之
预防网络电信诈骗
请家长带领孩子学习
学生防诈篇
划重点
01
游戏交易诈骗!
套(tao)路:骗子通过互联网发布“高价回收(shou)、免费赠送”等信息吸引关注,然(ran)后要求添加好友,私下(xia)转款,或诱导受(shou)害者前往第三方(fang)钓鱼平(ping)台进行交易,并以“账(zhang)户冻结(jie)、交易失败”等方(fang)式让受(shou)害者多次转账(zhang),或直接盗(dao)取(qu)账(zhang)户,达(da)到骗财目的。
不要轻信“低(di)价出售游戏(xi)币、高(gao)价收购(gou)游戏(xi)账(zhang)号(hao)”等(deng)陷阱,游戏账(zhang)号和(he)装备的交易(yi)一(yi)定要在有保障的正规交易(yi)平台进(jin)行(xing)。
划重点
02
冒充亲友诈骗!
套路:骗子通(tong)过盗取社交软件,冒充当事人(ren)与其好友(you)聊天(tian),通(tong)常以急需用钱、缴(jiao)纳各类费用等(deng)理由让受害人(ren)向指定的账号进行转账。
如遇到同学、老师(shi)、朋友在(zai)社交软件上提出转账请求,一定要通过(guo)电话、视频(pin)等确认对方是否(fou)为本人。
划重点
03
兼职刷单诈骗!
套路:骗子通过短信、社交(jiao)平台发布简(jian)单又多薪的(de)网络(luo)兼(jian)职(zhi)广告,引导(dao)受(shou)害(hai)人参(can)与网络(luo)兼(jian)职(zhi)“做任(ren)(ren)务”,受(shou)害(hai)人完成初(chu)步(bu)的(de)刷(shua)单任(ren)(ren)务后,诈骗分子会(hui)返(fan)还小额佣(yong)金获取受(shou)害(hai)者的(de)信任(ren)(ren),之后刷(shua)单任(ren)(ren)务的(de)金额会(hui)逐(zhu)渐增加,然后平台会(hui)无法提现(xian),甚至要求支付“保(bao)证金、解(jie)冻费(fei)”等。
刷单本身就(jiu)是违法行为(wei),切勿(wu)相信网络上(shang)的“关注(zhu)即返利(li)、领取小礼品”等刷单广告。
划重点
04
购票改签诈骗!
套路:冒充航空、铁路公司的工作人员,以(yi)车次延误(wu)或飞(fei)机故障延迟(chi)起(qi)飞(fei)等理(li)由,主动要求对乘客进行(xing)改签并理(li)赔,并发链接让受(shou)害人填写身份证、银(yin)行(xing)卡、手机号(hao)、验证码等信(xin)息。当受(shou)害人将信(xin)息填写完成后,诈(zha)骗分子便远程登录其银(yin)行(xing)账户将钱席(xi)卷一空。
当接到航班、高铁需要改签退票的电话或者短信时,一定要通(tong)过官方渠(qu)道进行核(he)实。
典型案例
游戏诈骗案例
某市一学生周某在游戏内收到一条陌生人发来的信息,称要收购其游戏账号,但是需要到对方推荐的网站进行交易。协商好价格后,周某便与对方进行了交易,却发现账号内的钱款无法提现。客服称其违规操作导致账户冻结,需(xu)要缴纳解冻费才可提现。周某转账后发现依然无法提现,这才意识被骗,共计损失2000元。
刷单诈骗案例
某中(zhong)学一(yi)学生(sheng)孙(sun)某在学校宿舍(she)刷短视(shi)频的时候看到(dao)“赚钱扫+一(yi)个二维码”,之后就(jiu)扫码按客(ke)服的指示选(xuan)了48元套餐,得到(dao)50返现(xian),第二笔付399,得到(dao)返现(xian)487,然后孙(sun)某就(jiu)转到(dao)大额刷单(dan),但这(zhei)时客(ke)服说(shuo)孙(sun)某操作(zuo)失误没有给(ji)返现(xian),要再次转账(zhang),孙(sun)某转了几次后对方依旧不给(ji)返现(xian),此时孙(sun)某意(yi)识到(dao)被骗,于是报警(jing)。共计损失31000元。
冒充亲友老师案例
某(mou)市一女子(zi)沈(shen)(shen)某(mou)收到陌生号(hao)码(ma)短信,对方自(zi)称是自(zi)己(ji)女儿吕(lv)某(mou),以学(xue)校联合教育局邀请清华(hua)大学(xue)展开(kai)培(pei)训为由让沈(shen)(shen)某(mou)付学(xue)费,还推荐了(le)(le)“教务处张(zhang)老师(shi)”微信,“老师(shi)”向沈(shen)(shen)某(mou)声称培(pei)训英语和数学(xue)费用(yong)一共50000元,沈(shen)(shen)某(mou)看到自(zi)己(ji)女儿的身份(fen)证和限时15分钟转账图便相信了(le)(le),转账后给班(ban)主任打电话才发现(xian)被(bei)骗(pian)。共损失(shi)50000元。
防范策略
八个“凡是”须谨记
警方提醒
1.不(bu)轻(qing)信任何宣传免费送游(you)戏皮肤或(huo)游(you)戏道具的(de)消(xiao)息,不(bu)与陌生人私下交易,不(bu)随(sui)意(yi)进行(xing)转(zhuan)账充值(zhi)等操作。
2.不轻(qing)信(xin)网络上所谓“无门槛”“高收益”的(de)兼职(zhi)(zhi)广(guang)告,要求先付款后入(ru)职(zhi)(zhi)皆时骗局。
3.不轻信网络上随意搭讪的(de)陌生人。不轻信添(tian)加陌生好友,被拉入陌生群(qun)时应立即退(tui)群(qun)。
4.家(jia)长要(yao)看管好个人手(shou)机和支付(fu)账户,手(shou)机和打开软件的密码(ma)。防(fang)止孩子(zi)使用自己手(shou)机转账付(fu)款。
5.家长和学校要加强教育和监护,提高未成年人反诈意识。加强对孩子反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的灌输,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